威名远播: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邓稼先提出用现有原子弹模型来做氢弹原理试验,以争取时间;实验部胡仁宇建议做若干次分节的“冷试验”以充分验证原理。在吴际霖、朱光亚的具体组织下,整个九院和核工厂都紧张地动员起来。

理论部将未来氢弹的各个技术参数一一算出,从总体上勾画了它的结构、性能。

根据理论部提供的数据,设计部绘出了一张张氢弹的零部件图纸,送交第一、第二生产部具体加工制造。

实验部则运用各种方法对氢弹的各个部件进行检验,如达不到规定要求,则要求重新修改图纸。

按新方案研制氢弹,必须解决用原子弹爆炸点火装置的技术难关。

经过科学家们上百次地爆轰模拟试验,以及多次深入地学术讨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了巧妙的方法,终于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为确定引爆弹的理论设计方案提供了实验数据。

在进行氢弹主体的理论设计中,物理和力学工作者研究装置爆炸过程中各阶段的物理图像和发展规律,论证了引爆爆炸对氢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掌握了部件的配置和能量释放的关系,从而制定了氢弹主体的理论设计方案。

加速氢弹研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热核材料的生产和热核部件的加工。二机部当即将原子能研究所从事轻同位素分离的科技人员调到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在原子能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协同下,科技人员围绕热核材料生产中的95个课题展开全面的攻关,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63年初将工艺设备基本安装完毕。

化工部组织大连油脂化工厂和上海化工研究院,加快用电解交换法制取重水的中间试验,并分别于1963年10月和1964年5月生产出合格的重水,为重水工厂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接着,在北京化工设计院、一机部和建工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迅速建成了一座小型重水生产车间,生产出第一批合格重水,在此期间,氖化理-6生产线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并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理-6产品。

接着,又先后取得了氯化馊和金属及制取、重水电解制氮的成功,于1965年9月11日合成了第一炉氘化锂-6产品。

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负责按设计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加工成热核材料的部件,作为氢弹的装料。

1965年初,宋家树等研制人员展开了热核材料部件的研制工作。

经过研制人员近一步地努力,制成了第一套合格的氯化理-6部件,解决了加强型原子弹和氢弹试验的装料问题,为研制成功氢弹创造了重要条件。

1966年初,关键的轻热核材料,由兰州核燃料厂在克服重重困难下,按期拿出了合格产品。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威名远播: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