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小说章节目录在线试读 一、科学决策

发布时间:2023-10-24 编辑:小编

在当时召开的国际科学会议上,各国政要、科学家关注的不再是生产多少枚火箭,而是加大航天应用的力度,填补空间科学的空白。航天大国也不再关注制造多少颗卫星,而是谈论怎样飞往火星,去探索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变化、天体现象和生命科学的关系、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等等。

在新的世界形势下,中国航天必须要抓住新的时代脉搏,提出新的任务,改变旧的“航天”概念。只有这样,中国与先进航天国家的差距才不会越来越大,才可能走向世界航天的前列,成为世界航天的领军者。

1998年,总装“863”航天领域办公室组织了杨嘉墀等航天专家对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国防科大、中国科大的“月球车”项目申请报告进行评审,通过了由清华大学牵头的“月球探测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分解”的立项研究,揭开了我国月球车研究的序幕。

月球车即月球探测机器人,分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遥控两种。我国研究的重点在后者,主要任务是:从遥感数据验证天文学推理的各种科学理论与事实,对特定地区进行探测,判断月球上的水温、火山、峡谷、月球表面生成与进化过程,对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线、太阳风、陨石等的活动情况进行探测,对月球上的岩石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对月球上所有区域的资源数据进行收集,为建立天文台做地盘的调查,做各种元素的加热实验及氦-3的抽样实验。

月球车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研究涉及许多学科和领域,如机械、机器人的遥控作业、空间技术、通讯和信号处理、加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

在月球探测的第一步,月球表面探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轻小型机械结构,爬坡越障的驱动机构及相关材料、密封和润滑技术,此外,还有自主导航、定位及控制,信号的压缩、传输及恢复,环境建模及增强现实等技术问题。

1998年的金秋,香山的红叶披着灿烂的阳光,中国科学院的“香山会议”正在召开,这是中科院的一次科学聚会。在这次大会上,有一个声音触动了国防科工委的官员们。

当时主管航天业务系统的一司司长郭宝柱后来回忆说,科学家们问他,我们有世界上一流的空间科学专家,可是我们只能用国外科学家用剩的二手资料做研究,总是在别人领先发布研究成果后,才开始寻找研究的缝隙。造成这种劣势的缘由,是中国迄今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探测计划,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一手资料呢?

随着中国航天科学的发展,科学计划日益成为中国航天的障碍。科学家们明显地感到,中国已经拥有了成熟的火箭技术和卫星技术,却没有独立的空间科学探测计划,与国际上方兴未艾的宇宙探索热相比,这是一个致命的空缺,他们呼吁政府以国家计划的形式,尽快对“深空探测”处女地的开发进行规划。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嫦娥奔月: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小说章节目录在线试读 一、科学决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