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通玄图鉴

通玄图鉴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凌天盗月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发丘印,摸金符,护身不护鬼吹灯;

窨子棺,青铜椁,八字不硬勿近前;

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

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因为有朋友说看到本书时对里面的各种称呼不甚了解,故而在此做个解释。

本篇借鉴一位前辈的总结,只是稍加整理,前辈勿怪,诸位勿喷。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古往今来,盗窃历来被世人所不齿。而盗墓一途更是被列入江湖下五门之首。江湖下五门能人异士在所多有,数不胜数。与偷香,拍花,金批彩卦,风麻燕雀等不同的是,盗墓已经自成一派。

从战国到现今,盗墓之流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盗墓贼当属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了。盗墓贼,按行事手段不同,又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三国时期,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曹操又设发丘中郎将一职,并赐予发丘护身印,其上书写“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发丘中郎将专练右手食指与中指,时长日久,二指便变得异于常人,其二指对破除小型机关最为擅长。时至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其实不然,其他三脉也有传承。

摸金校尉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

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支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动手之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地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进墓前需戴口罩,入内不把口罩取下来,第一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气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对着古尸呼气,怕诈尸。一般都是三人一组,一个挖土的,因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还有一个专门去散土,另有一个在远处放风。

“搬山”,也称搬山道人。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他们大都扮成道士活动,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汉时就有雏形,但是兴盛于于清朝中叶。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仙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也曾是卸岭门传人。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发丘中郎将。

不过本书只是借盗墓题材书写故事,其内容并非全是盗墓,诸位见谅。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通玄图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