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转战甘州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王月明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本来擅长打运动战的红军,被敌人一步步逼到城内,不得不进行消极防御,这样的不利状况,在红军的战史中并不多见,但是现在,存亡问题却摆在了孙玉清等人面前。是拼到最后一兵一卒,还是保存力量,突围出城,和徐向前等所在的第30军会合?孙玉清等人在和徐向前等人取得联系后,经过谋划,决定趁黑夜突围,向凉州的主力靠拢。

11月19日,已经在古浪城死守达三昼夜的红9军,已经伤亡过半,在过去三天的血战中,他们逐渐意识到了步兵对抗骑兵的困难,但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一些对付敌人骑兵的技巧。在简单掩埋了牺牲的战友后,幸存者抓紧时间突围出城,向西继续冲下去,而留在城内难以转移的六百余名重伤员和病号,则倒在了入城敌军的屠刀之下。这些情况让赵宝堂连长他们意识到马家队是一支强敌,士兵接受反面教育很深,打起仗来很卖力。

在古浪的血战结束后没多久,马家军高层分析这场战争认为,马元海手握优势炮火和兵力,却仍然无法迅速夺取城镇,由此可见红军战斗力不俗。于是,在之后堵截红军的战争中,马家军除用重兵集团追击外,又加大了以小股骑兵不间断骚扰红军队伍的力度,给转战中的西路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孙玉清等人和徐向前、陈昌浩会合后,陈昌浩对孙玉清率领的九军在古浪的表现十分不满,大发雷霆,将其撤职,并要求他作出检讨。面对陈昌浩的斥责,孙玉清也承认自己轻敌,没有及时组织突围,以致于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赵宝堂连长他们一直紧随九军总部,许多事他看的很清楚,孙军长的反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其中“没有及时突围”的解释则应当谨慎看待。要知道,在经常是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上作战,缺少重武器且人数占劣势的红军步兵,要想避免被马家军骑兵集团一口吃掉,只能利用城垣或者其他建筑物来暂时抵销掉敌人机动性强的优势,这本无可厚非。试想,在古浪城的争夺战进行最激烈的时刻,孙玉清如果不顾敌军骑兵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势,急于指挥部下突围到空旷地带,那么等待他的结果将不会是人员的保全,而更可能是全军覆没。

因此,孙选择坚守县城,迟滞敌军进攻,和上级取得联系,再借助夜幕掩护组织部队撤离,这是任何一个指挥员都会做出的理智选择,是建立在对敌我态势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不必为此过分苛责局中人。而真正让孙玉清的红9军在古浪血战中损失惨重的根本原因,恐怕不是部队撤退时间的早或晚,而是双方绝对实力的差距(例如红军人数少、缺少弹药、得不到稳定补给)。

红军西征的第一场硬仗,就这样结束了,红九军在这场硬仗中伤亡近一半人,军长孙玉清受到西路军总部批评被撤职,这样的结果让赵宝堂连长及所有的九军将士们感到耻辱,有点抬不起头,总部把孙军长处分的重了。但也得承认自己毕竟打了败仗,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处理。同时西路军总部也认识到国民党马家队是一支强敌,马家队的骑兵冲杀速度快,调动快,西路军仍然处在敌人重兵的威胁之下。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西路军转战甘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