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行深大明

行深大明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丑金-奇迹小说家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回回人多以马乳拌饭,其产马、金箔、珊瑚、犀角……”。

那时还想着,要是能弄一些瓜果、马乳弄回来尝尝,倒是一桩大大的美事。然而近段时间的消息就有些变了味道:

“阿鲁台杀鬼力赤,迎本雅失里,徙居胪朐河,语态骄横、冲突渐裂……”

“郭骥为使,抚鞑靼部,为其所杀……”

“丘福统军,贪功冒进,十万兵覆灭,五将军尽没……”

这种书信就留不得了,必须烧掉!让朱棣老爷子见了,抄家砍头是躲不过去的。姚翌废力的搬了几颗大石头在院中围成一个圆,用烛火引燃枯枝,一边将书信逐一放进火焰中,一边骂骂咧咧的埋怨老姚。

自己在这僧院中活的挺好,不去学什么四书五经日后去谋那个金榜题名,也不背什么佛经法门将来混一个大德高能。每日里除了捡石铺路打扫禅院,就是奉方丈之命帮山下的村民找找猪羊,日子过得真是轻松又快乐。

老姚可就不同了,佛门指望着他加大在统治者心中的分量呢。帮朱棣稳固北平军政、打赢靖难之战,这其中的辛苦原本也是该的。鼎力天子登基后,又替大明设计未来的都城,将佛家立场融入永乐大典更是顺势而为。

不用想老姚率众编写《永乐大典》耗费了多少心力,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备辑一书,即便是写给自己的家书中择其要义,粗算怕是也有个数万字了。虽然知道老姚的苦心,但姚翌也没少避重就轻、拐弯抹角,调皮捣蛋地表达过自己什么也不想做的良好心态。好像用处不大,一封接一封的家书,内容还是各地风貌、诸子百家之类的。

“胸无诗书点墨、手无缚鸡之力,此时去北平又能做些什么。”姚翌摇头苦笑,用土将石圈中的火焰覆盖掉。今日得来的这最后一封家书不用烧,要给老方丈看一下。上面就只有四个字“速至北平”。

关上院门的时候,姚翌嘴上的碎碎念还没停止。

“师兄,方丈命我将这个包裹给你送来。”

一巴掌拍在小和尚脑袋上,总这么悄无声息的再突然给个惊吓,报复谁呢。

“去!将这封书信给方丈送去。”姚翌接过包裹,把怀中的书信递给小和尚。

“斗蛐蛐儿用的那个石盆,就放在我屋里的床榻下面,还有……昨晚烤的青鱼没吃完,你趁其他人早课未完……”

小和尚还是没等姚翌说完就疾步走远了。

换上老方丈给准备的直裰,姚翌恭恭敬敬地朝老方丈的禅房长身一揖。初生的太阳将光芒洒在院门上,映得两侧的对联金灿灿的有些刺眼:

深入广大智慧海,普作清凉功德池。

庆寿寺主殿内,一座金灿灿的佛像低头俯视着殿中的两个人。

其中一人身着僧衣、体态魁梧,细看已然须眉皆白,精神却甚是矍铄,正是有“黑衣宰相”之称的道衍和尚姚广孝。另外一人正值壮年,头戴簪冠、锦衣华服,虽不似道衍和尚这般高大,却也是神华内敛,顾盼间气度不凡。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行深大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