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极简禅

极简禅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李馥旻

主角:菩提达摩神光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就在慧能来到东山寺的八个月后,五祖觉得确定继承人的时机已到,就召集全寺的僧众,说:“佛法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你们可各抒己见,在这走廊的墙壁写上自己的偈语,如果偈语能合我的心意,我就把衣钵传给他。”

五祖的话引起寺里一片骚动,神秀被推举上去写了一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看后,显出满意的神色。

后来,慧能听到小沙弥诵读神秀的偈语,评论道:“好是好,不过还欠火候。”

听了慧能的话,小沙弥不禁耻笑道:“神秀师兄是师父最器重的弟子,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杂工,还算不上出家人,你也有资格在这里品头论足?”

“你不信?我能作一偈比他好的。”说完,慧能就转身走开。

后来,慧能请人代笔在神秀旁边题了一偈。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隔天,很多僧众围在走廊里议论慧能的偈,大家都不知道是谁作的。

五祖走上前一看,心中了然,嘴里却说:“这是谁作的?未见佛性。”大家看五祖没把这首偈语放在眼里,也就停止了议论。

夜里,五祖悄悄来见慧能,进门就问:“你的米舂干净了吗?”

慧能当即会意道:“米已经干净了,只是缺少个筛米的工具。”

五祖不语,用禅杖在石磨敲了三下,就走了。三更时分,慧能叩响五祖房门。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

“是您叫我来的。”

慧能的心领神会和悟性之高让五祖再次确定这个人就是自己衣钵的继承人。达摩宗历来讲求“顿悟成佛”,而慧能虽年纪轻轻,未入佛门,但悟性极高。比起神秀“修行成佛”的思想,五祖更青睐慧能的聪颖,“明心见性”。

就在这天晚上,五祖将禅法和袈裟授予慧能,说:“这袈裟传到你这里可以停止了,你要好好保管它,不要再往下传,否则会有祸患。”又嘱咐他说:“此地不宜久留,到南方躲起来,一路不要说法传经,不要让人认出你。今晚就起程,不要再回来。”

慧能会意,拜别恩师。慧能走后,僧众才得知五祖选定慧能做继承人,心里甚是不服,想要把禅法和袈裟追回来,可慧能已在千里之外,为时已晚。

要说五祖为何将衣钵传给一个“南蛮人”,还要从慧能的那首偈语说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出了一个“空”字。万事万物是空的,人的心也是空的。万物无我,我无万物,这就是禅宗最提倡的境界。如果能用“本来无一物”的心思去处理生活中的得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人之所以烦恼,都是贪念惹的祸。所以,不妨停止心中的占有欲,用“无所谓”的心态对待。如果得到了,就会是惊喜;如果得不到,也没什么好可惜的。用平和的心态处事,这就是禅宗给予我们最好的智慧。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极简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