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小说大明风华章节阅读

发布时间:2023-10-24 编辑:小编

由户部及各省布政使三日内合筹粮草二十万担,银一百万两,抽民夫徭役即刻运至甘陕。

抽调两湖镇守太监胡临为监军,同时深知国事坚难,有意磨砺士子,又令江浙都司及四川都司各州府选派五名士子充做随军书记,一同随军北上。

拟旨完后,便令钦差往两广都抚衙门宣旨,随即便宣布散朝。

下朝后,刘大夏及张懋写了调兵统兵手令交由内阁和司礼监批复,又拿了兵符印信一起交于钦差送到陈金手中。

三日后,钦差便到,宣旨毕后,陈金拿了手令兵符当即与手下交割都抚军务后急驰至江浙都司准备领军北上。

旨意同样传至绍兴府,绍兴知府吕伯庸便赶紧召集属官商议选定随军书记北上御敌。

吕伯庸十分中意孙云,便有意让他前去,其余四人便由其他人商定,最后选来选去,只订下了四个,剩下一个众人都没个定论。

这时一旁的通判李纯推荐了一个人,此人正是陈玉凌,讲了陈玉凌品质及学识,口中无不充满称赞之意。

吕伯庸倒无其他异议,只是觉得陈玉凌不过十三四岁,大过年幼,是否难堪军旅之苦。

之后李纯又建议将几人召至府衙,各自垂问有意与否,再行定夺即可,吕伯庸才觉甚好,便令差役请几位学子到府衙叙事。

孙云等四人还好些都在府衙不远,独陈玉凌在绍阳书院,难以寻找,待差役寻过好几个教谕询问下才找到陈玉凌。

陈玉凌自从被禁足温书后,也是自得其乐,因为半月前家中仆人已将王巩的手记手扎运来,这番陈玉凌更是埋首书中,有时竟茶饭不思。

差役来寻,讲明来意后,便等陈玉凌答复,陈玉凌虽不知知府何意,但不可不去,随后收拾一下便跟着差役去了府衙。

诸人向吕伯庸见了礼之后,吕伯庸也不拐弯抹脚,只是简单介绍了圣旨之意,又问几人意愿如何。

陈玉凌心道这随军书记只是记载一路行军诸事,留守后方,不必阵前厮杀,虽上不得战场,好歹也是一次军中历练,于是当即便答应下来。

孙云等几人也知无甚危险,说不定还有唾手可得的功劳,也是满口答应。

吕伯庸本来担心陈玉凌,但见其目光坚定,料想如此小小年龄便有坚定之志,心下甚喜。

但也没表现出来,只又吩咐互相扶持等语之后,便让众人散去,回家收拾些行装,等待军队过境随行。

出得府衙之后的陈玉凌便去寻山长任徇告假,见过之后,任徇也并未阻拦,同样只说了几句关心之语后就准假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语。

离开书院后便欲回家向陈菡等道别,一路人却是意气风发,并无即将随军远征的苦恼惊惧。

只不过,有道是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兵者,存亡之道,生死之事。兵戈凶也,战场情势莫测,又不知有怎样的凶险等待着这个即将上战场的少年郎。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大明风华小说大明风华章节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