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滑稽列传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孟河子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除了上述时间点,关于西游记还有两个重要的时间段。一个是作者在结尾部分屡屡提及的,唐僧苦历十四个寒暑,终于抵达天竺。为此,作者还杜撰了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贞观二十七年。若以隆庆三年作为起点,十四年后为万历十一年。这个时间段很像是作者创作西游记的一个时期。因为它与历史上玄奘法师往返印度所花费的时间并不一致。玄奘法师于贞观二年出发,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总共历时十七年。隆庆三年至万历十一年,应该是作者写作西游记的高峰时期。

另外一个时间段是陈元之《刊西游记序》中告诉我们的。万历十七年,时任光禄寺少卿唐鹤征,得到了一个早期版本的西游记。阅读之后,心中大奇。于是,组建了一个出版团队重新校订,重新划分回目,把全书分为二十卷,每卷五回,各以邵雍《清夜吟》依次命名。整个过程历时三年。万历二十年夏,百回本西游记最终出版刊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最早版本——世德堂刊本,也是当时最为通行的一个刻本。此时距离吴承恩去世已十余年。

从以上时间线索,我们大致可以清楚西游记所影射的历史时期,约始于嘉靖中叶,终于万历二十年,隆庆三年至万历十一年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同时这也应是西游记作者创作西游记的历史时期。

西游记这部书,除了时间紧贴现实,就连书中的地名,往往也都是真实存在的。最明显的无疑是高老庄。它位于河南省新郑市东北。明初的西游记杂剧中,并没有这个地名,与之相应的地方叫裴家庄。裴家庄有个裴太公,太公有一女名裴海棠,被八戒强娶为妻。到了小说里,裴家庄被改成了高老庄。作者显然别有深意。因为,当时的高老庄出了一位名人,他就是隆庆皇帝老师,内阁首辅高拱。作者的改动自是意有所指。还有,黄袍怪洞府所在的碗子山,也是确有其地。在山西晋城通往河南沁阳的一段名为"羊肠坂道"的古道上,就有一座碗子城山。唐朝名将郭子仪率部驻防天井关。天井关是晋豫两省间的交通要道,形势险峻,为太行八径之一的太行径。郭子仪依据山势,修建了一座关城。关城由青石垒成,呈圆碗状,故云“碗子城”,它也成为了“北达京师、南通河洛”的重要军事关隘。“碗子城”依托的这座山,就被称为“碗子城山”。这个地名极具特色,可谓独一无二。西游记中的碗子山无疑就是这座碗子城山。对此,宝象国的故事中我们还会详细分析。此外,西游记中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地名,比如积雷山。这个地名十分怪异。但若研究一下江苏方言就会惊奇地发现,“积雷”和“江陵”发音十分接近。江陵是荆州府下辖的一个县,这里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家乡,而张居正一度是高拱最信赖的政治盟友。牛魔王和万圣龙王的故事显然和张居正有关了。再如福陵山这个地方,按江苏淮安方言发音,与“风陵”几乎相同。说起风陵,大家就会想起著名的黄河古渡——风陵渡。这里在万历年间也出了一位首辅。万历年间第二任首辅张四维就是山西蒲州风陵乡人氏。明代官场特别重视同乡关系,以至于称呼内阁辅臣时,也会辅以籍贯。如称张居正为张江陵,高拱为高新郑,张四维为张蒲州等。上述三位内阁首辅的家乡都在西游记中隐隐出现,预示着这三位风云一时的政治人物都会在西游记中亮相。其他能够找到现实依据的地名还有铜台府,以及其境内的“华光行院”。明代的顺天府辖区内,有一座始建于金代的黄金台的遗迹,在黄金台旁边正好有座华光寺。鉴于古人有时会把“铜”称为黄金,铜台也即“黄金台”。西游记中的铜台府显然就是顺天府。顺藤摸瓜,铜台刺史姜坤三的原型人物顺天府尹,也很容易就能发现了。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西游滑稽列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