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全球通缉令

全球通缉令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银色泪花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楚少颖抱着语文书直奔教室,教室里一片嘈杂,说话的,传纸条的,睡觉的,嬉戏的,不一而足。这一切比起早读时候那整齐划一的读书声来,楚少颖总觉得是一种懒洋洋的、奄奄一息的感觉,沉闷得缺少活力。楚少颖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他趾高气昂地把语文书放到桌子的右上角,用文具盒把那缺掉的一角盖住,而后他心安理得地去预习数学。不久,上课铃声就响了起来,楚少颖往窗户外看了一眼,只见语文老师正抱着教案奔过来,三两步就进了教室。楚少颖赶紧移开目光,埋头看书,心里怯怯的,生怕语文老师把自己的丑事说出来。他现在才觉得,犯错了不道歉很难受,而犯错后道歉了却得不到原谅则更难受。语文老师翻开教案,道:“翻到课本第34页,你们一起把春晓这首诗读一遍。”语文课代表便念了“春晓”两个字,全班便一起把这首诗又大声又缓慢得读了一遍。读完后,语文老师道:“你们谁把这首诗预习过。”郑旭文涛便立刻把手举得老高,紧跟着前排几个学生也把手举起来。对于诗,楚少颖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对他有一种强烈的神秘的吸引力,所以从语文书发下来的那一刻起,他就专门寻找书里的诗,并且能熟读熟背。这首春晓被他看过许多回,他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楚少颖手肘顶着课桌举起了手,他很紧张,他能感觉到手在不由自主地颤抖,手上的筋绷得发酸。老师既没有叫郑旭也没有叫文涛,而是叫了一个女生,那女生慢慢站起来,不急不徐地把这首诗背了一遍,背得一字不差。老师立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挥挥手让她坐下。楚少颖白举了一次手,心里有淡淡的失望,他是多么希望那个女孩背错,那样老师就有可能叫他起来背,他会珍惜这次机会,一字不差地背出来,然后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把这首诗写在了黑板上,准备逐字逐句地讲解,她在讲解之前,又问道:“有没有谁能把这首诗解释一下?”这一下,教室里安静极了,没有一个人举手。这是一群二年级的学生,刚刚从拼音的关卡上走出来,认识的汉字不会超过两百个,并且都半生不熟,更何况许多汉字有多个意思,要让他们来解释这首诗,那无异于教瞎子认路。楚少颖把这首诗读过不少于50遍,他看着这首诗上的美丽配图,许多次都极力想要把它翻译过来,但他心头的这种冲动时而强烈得像被电击中,时而又淡得像原野上的一个火点儿。他被这种时强时弱的冲动折磨得五内如焚,坐立不安,但这无关道德人品,完全是骨子里有关发明创造的神经在蠢蠢欲动,可是这股冲动还是一团气体,没有凝聚成形。楚少颖是多么想把手举起来,把自己那半生不熟的理解讲给大家听,可他还是心有所惧,使出了好大的劲儿把这股冲动压平,坐直了看着黑板,听老师怎么讲解。老师先教了大家怎样断句,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楚少颖听得很认真,他把老师讲过的每个字的意思都用铅笔记在了书上。等老师讲解完,楚少颖才在心里自言自语道:原来是这个意思,和我原来的理解是有出入的,幸好没有举手,不然会出丑的。老师讲解完之后,点了几个前排的把诗翻译一遍,他们翻译得虽说不是很到位,但基本意思是说到了。随后,老师又点了几个后排的,他们都是懒得听课的,但畏于语文老师的权威,便也勉强竖起耳朵大致听了一通,对于老师的问题,他们支吾两下应个景儿,蒙混过去就万事大吉了。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学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别人想管也管不着。接下来,老师就要讲中心思想了,这时候门外传来几声洪亮的喇叭声,楚少颖往窗外看了看,只见一辆面包车停在操场上,有几个人立马从车里走出来,他们抱着一个箱子,往教室里走。语文老师一看是镇子里教育部门的领导,便道了句:“领导好!”那个领导走上讲台,把箱子往讲台上一放,满面慈和地道:“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发红领巾,以后你们就是少先队员了。”众人一听,赶忙收起书本,满是期待地看着那个箱子。那领导把箱子打开,里面是一根根鲜艳的红领巾。领导又把红领巾散发给学生,一人一根,接着又教他们怎么样系红领巾。同学们都高兴极了,拿着红领巾认真地学习,不一会儿,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上了一抹红霞。领导自己也系了一条,道:“红领巾漂亮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道:“漂亮!”领导又道:“同学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希望你们要好好保管。”同学们都不住地点头。领导又在语文老师的耳边说了几句话,语文老师对大家道:“放学吧。”一句话刚说完,教室里一阵喜悦的躁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赶紧把桌子上的书本收进书包里。语文老师正要跟着领导走出去,忽然想起什么,道:“记住啊,周末除了要把书上的作业完成外,还要洗头洗澡,谁要是完成不了就不让他进教室。”同学们大声道:“知道了。”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全球通缉令
返回顶部